新闻 首页 > 新闻 > 文章详情页

在世界屋脊酿出幸福酒——天九共享携手成功红精准扶贫纪实

在雪域高原上种葡萄

2015年,宁夏成功红集团董事长苏长山接到了一通陌生的电话,这通电话成为他和西藏结缘,帮助西藏群众脱贫致富的开始。

从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中,苏长山得知对方来自遥远的西藏自治区,想要采购一批成功红集团正在出售的法国酿酒葡萄苗木,谈判中,对方提出一个附加条件:成功红必须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驻扎西藏,教会他们现代化的葡萄种植技术。

技术培训对于苏长山和他的成功红集团来说并不难。世纪之交,苏长山从进口葡萄酒中赚取了第一桶金开始,他就将全部的能量放在了葡萄酒的国产化。在他看来,让中国人喝上自己的葡萄酒,是他这代人的使命。2011年开始,他将目光锁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地区,那里凭借合适的地理环境、风土条件,政策支持以及一批具有专业酿造技术的人才,正在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红葡萄酒产区。在这里,苏长山成立了成功红宁夏分公司。苏长山不仅自己种葡萄、采葡萄,酿造葡萄酒,同时还拥有法国梅西集团培育的酒酿葡萄独家销售权。

1图片 1.jpg

挂断电话后,苏长山就和公司技术员一起,带着葡萄种苗直奔藏区,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位于藏东横断山区的昌都地区左贡县,他和技术员用两个月的时间和当地群众一起研究什么品种的葡萄适合当地种植,并且竭尽所能地教授葡萄种植技术。这段经历,让他对西藏和左贡县怒江河谷有了全面的认识。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相望,是横断山“三河并流”的核心区。典型的三维气候孕育了这里丰富的物种资源,既有云杉、柏树等高纬度地区才有的经济型林木,也有核桃、苹果这样的温带作物,同时也拥有众多种类的野生动物,是国内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基因库。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区,藏族、纳西族和汉族群众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物资匮乏,这里的人们长期处于贫穷和闭塞之中,依靠养殖牦牛、种植核桃、苹果等农作物维持基本生计,长期放牧又导致草场退化,一片片的荒山裸露在山谷,成为了高原的牛皮癣,青壮年劳动力往往来到附近县城谋求工作机会,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共同富裕等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昌都地区因地制宜,与内地各兄弟省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拓展就业岗位,引导当地群众从事种植加工、贸易物流、旅游服务等产业,确保有能力的贫困家庭继续发展,积极转移就业渠道以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其中,以昌都地区左贡县的葡萄产业深加工最为代表。

左贡县属于怒江中上游的河谷地形,加上这里有适合葡萄生长的沙砾酸性土壤,成为西藏地区为数不多的葡萄产地,1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种植葡萄,而300年前一位传教士教会当地人酿造葡萄酒的传说,让左贡葡萄酒成为雪域高原上的一张紫色名片。

葡萄酒产业链长,带动就业面广,其中,种植、采摘可以带动第一产业发展;葡萄深加工可以拉动第二产业提升;随着“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成为趋势,葡萄酒庄和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葡萄又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契机,具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征,因此,依托酿造葡萄种植基地建设,支持葡萄酒品牌建立,打造高效农业,绿色工业,特色旅游业文化产业于一体的“葡萄与葡萄经济”成为左贡县引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院的建议下,2012年,左贡县因地制宜,启动了万亩葡萄产业示范园项目,开启了葡萄产业化的新篇章。不过,将荒山改造成为良田却绝非易事。几年下来,当地政府已经累计投资1.1亿元,改造乱石堆7100余亩,在5800亩梯田上面栽上了葡萄,但是,在没有市场力量加持的情况下,先进的酿酒技术进不来,酿出的酒不知道卖到哪里,距离葡萄酒产业园的成型依然遥遥无期。

2图片 1.jpg

三方共建万亩葡萄园

在苏长山看来,这里具备打造高品质葡萄酒的条件:左贡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这里有适合葡萄根系生长的砂砾土,日照长、气温高,加上冬季气候适宜,无需像宁夏那样对葡萄进行埋土防冻、防水气流失处理,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就是葡萄酒酿造的乐园。

接下来的几年里,苏长山每年都要几次进藏,他走遍了左贡的山山水水,除了为当地群众普及葡萄酿造技术,还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环境和营商环境也有了全面了解,为在雪域高原酿出高品质的葡萄酒打好基础。

3图片 1.jpg

经过长期考察,苏长山发现,在茫茫的荒山上建成现代化的酒庄,还存在不少困难:首先是当地群众缺少现代种植知识。葡萄酒行业有句俗话:“七分种植,三分酿造”,这意味着好的葡萄酒源于优质的葡萄,而高质量的葡萄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密不可分,不仅如此,品牌的建立和打造,同样是这些地处深山的少数民族群众不具备的能力。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苏长山看来,这些短板正是成功红集团的强项。成功红在宁夏吴忠建设有1200亩脱毒酿酒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苗木繁育中心,2010年,成功红就引进了德国的红酒灌装设备,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2万吨。如果成功红能够与左贡合作开发这万亩葡萄园,可以说,机遇的“瓶塞”马上就能开始,芬芳的未来将如约而至。

2018年,厦门成功红集团与左贡县政府达成协议,在左贡县中林卡乡万亩葡萄基地的基础上,由左贡县提供土地,成功红集团带来专业化的设备和人才,通过打造“天麓”品牌系列葡萄酒,建立葡萄酒产业园,共同探索“公司+农户+技术+基地+市场+品牌”的葡萄酒产业新模式。

4图片 1.jpg

酿世界海拔最高的葡萄酒

天麓酒庄成立之后,苏长山站在新起点,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这里原来只有一种被称为“黑玫瑰”的酿酒葡萄,可单一品种生产出来的葡萄酒不会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引进更多品种的葡萄,又需要考虑当地的土质、气候等多重因素。经过与育苗专家的反复研究,苏长山最终确定了法国赤霞珠、玛瑟兰、品丽珠、美乐、小味尔多、马尔贝克等等数种外来品种远嫁高原,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传教士”。

左贡缺少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这里更需要懂葡萄的人才。不过,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却绝非易事。深处内地的人们来到西藏,首先需要面对高原反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状态往往需要持续一周才能缓解;相比于交通便利的内地,西藏的交通极为不便,左贡县有一条318国道连接四川,飞往内地的班机每周也只有一班。遇上紧急的事情,只能先坐飞机到达成都或是昆明,再经过昼夜的长途行车才能抵达;人员自身的困难还好克服,更大的困难来自于家庭,一听说要派往西藏,很多员工的家属当即就表达了担心和反对,这都需要员工耐心的做好工作。面对这些困难,公司上下没有退缩,十多位来自宁夏分公司的葡萄种植、酿造技术骨干来到了这片未曾涉足的土地上,着手处理酒庄建设初期的各项事务,副总经理周志杰,在这里一呆就是两年。西藏分公司成立过程之“咸”,历练之“涩”,破茧之“苦”,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5图片 1.jpg

玉不琢不成器,事不琢不顺畅,人不磨不成长,要想在雪域高原酿造出葡萄酒,就必须下大力气培养本地人才。夏农是成功红集团邀请进藏的农业专家,面对不熟悉汉语的藏族同胞,他随身携带小黑板,深入田间地头,画图讲解葡萄栽培的各项知识;他还带领团队成员办起了针对村社的葡萄种植培训班,为农民面对面讲解栽培技术。每当课程开始前,当地群众都会蜂拥而至,排成一排,没有椅子就席地而坐,拿着小本子认真作记录。在夏农看来,“最困难的不是教会农民技术,而是扭转他们的观念。他们种植葡萄多年,惯性使其成为自然。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种葡萄要切掉一半藤条,我们只能耐心的对他们讲,多余的藤条会吸收有限的营养,不能增加葡萄的产量,因此在葡萄培育过程中,必须心狠手辣。”在夏农先生的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也随之提高。

6图片 1.jpg

姜琪原本是成功红集团宁夏分公司的一位农业技术员,在公司的号召下,一头扎进左贡县,这一呆就是3年。依靠着过硬的金刚钻,成事的真本领,成为了业务的排头兵。在他的努力下,西藏分公司的员工逐渐掌握了水肥滴灌、修剪枝苗等全套葡萄培育技术,三年间,累计为公司培养了15位专业技术人才。

7图片 1.jpg

靠着在千锤百炼中成长,在搏击风浪中成熟,在追求卓越中成功的信念,成功红集团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让万亩荒山重新变绿,一串串的葡萄挂满了山间,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葡萄酒”成功酿造出来。

做中国的共享酒庄

葡萄酒酿造出来了,如何让消费者认可,也是摆在苏长山以及成功红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酒庄已经遍地开花;另一方面,众多国外品牌的葡萄酒向中国倾销,造成良莠不齐的葡萄酒蚕食着市场空间,面对这些困境,苏长山做了两件事:第一,突出品牌特性,天麓酒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葡萄酒庄,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可谓得天独厚;第二,积极与天九共享集团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共享酒庄。文森特·皮尔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改变你的想法,你就改变了世界”。在与天九共享集团合作的过程中,苏长山对对方倡导的“大共享”理念极为认同: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会仅仅停留在“喝酒”的阶段,如果他们成为酒庄的一份子,平时不喝的红酒可以存放在“自己”专业的酒窖中,保证红酒品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酒庄向亲朋友好销售红酒,这样,市场空间一下就打开了。

共享酒庄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两年下来,仅通过天九共享平台,就有数百位投资人成为了天麓酒庄的共享庄主。天九共享帮助成功红集团创立的“共享酒庄”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合作的企业家与红酒专业人士“联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经营模式,为打造中国的红酒品牌提供了全新途径,共同推动西藏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8图片 1.jpg

2020年,在由天九共享集团主办的中国新经济商机共享大会上,成功红集团将天麓红酒作为礼物赠送给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泰国前总理披尼·扎禄颂巴。浓缩着文化和历史精髓的天麓红酒,跨越千百年的历史长河呈现在客人面前。这不仅是成功红对外国友人的最高礼节,更象征着中国代代传承的匠人用红酒架起了中泰两国友好交往的桥梁。

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一个人、一家企业,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未来,成功红将在文化领域持续发力,深度挖掘葡萄文化内涵,突出西藏的地域特色,充分运用“318国道”的文化特质,创建特色的葡萄酒旅游路线,将天麓葡萄酒庄从“生产空间”转变为“生活空间”,让游客体验到“酒庄私人定制”,在绿水与雪山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形成“葡萄酒+旅游”、“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庄主”等多形式的融合发展模式,带动藏东地区经济收入增长。

为共同富裕而奋斗

在成功红的企业经营理念中,共同富裕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在宁夏,还是在西藏,与政府携手拉动就业,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是每一位成功红员工内心深处的信念。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底,天麓共享酒庄葡萄基地长期雇佣务工人员达到200人,外部合作葡萄酒基地带动1800余人就业,葡萄酒仓储、运输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左贡县的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而加入到成功红集团的农业技术人员的月均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仅仅在2020年,葡萄产业就带动了当地2000多户就业,受益人数达到2455人,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946亩葡萄种植产业的提升,小小的葡萄酒,拉动了左贡县的GDP,带动了当地产业转型与升级。

9图片 1.jpg

过去,左贡县集中了大批牧民,他们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即便政府建好了安置房,可住进了新房子,就没了收入,他们又不得不返回牧场。天麓共享葡萄酒产业园的进驻,让这里的群众不需要四处放牧,而是过上了有固定工作、有电用、有自来水喝的好日子。

拉加就是这样一位建卡立档贫困户,自从成为了葡萄酒基地的管理员,再也不用四处奔波,在家门口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拉加村里的邻居中,有很多人都在天麓葡萄酒庄做着不同的工作。

10图片 1.jpg

成功红创立的天麓共享酒庄不仅为左贡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解决路径,也成为了当地大学生实现梦想的起航地。青年就是要在汗水中挥舞青春,用拼搏来诠释梦想,顿珠就是这样的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大学生。毕业之后她来到了天麓共享酒庄工作,扎实肯干、勤奋好学的工作作风被公司领导看在眼里,为了能够让她尽快成长,掌握葡萄酒制作加工技术,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公司不仅派她前往宁夏分公司接受培训,还让她承担起不少责任。几年下来,顿珠掌握了葡萄酒酿造的全套技术,逐渐成为了公司的“顶梁柱”。可以说,天麓酒庄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增长见识的大课堂、磨砺才干的练兵场、砥砺作风的磨刀石。

天麓共享酒庄不仅改变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左贡的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环境,同时带动了整个地区扶贫事业的发展。一部成功红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公司带领全体员工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天九共享“大共享”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就是以平台加速创新,用共享赋能商界,共创共赢,共同富裕。

脱贫摘帽、绿水青山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未来,成功红还会一如既往的重视社会责任,持续推广共享酒庄,与西藏人民一起,迈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Tags:在世 屋脊 幸福 共享 携手 成功 精准 扶贫 纪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②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21154460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

客户端推荐下载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