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首页 > 财经 > 文章详情页

西部工业重地的寻根与突围

新华财经西安4月13日电     一座城市的厚重感,是压制浮躁的根。

西安,一座被世界文明遗迹紧紧包裹的古都,古道沧桑的大秦岭、雄伟坚固的城墙、浩大历史的博物馆,厚重感扑面而来。

位于西安"北大门"的经开区,承载着西安的印迹和品格,带着浓烈的"推背感",击节奋进,锐意开拓,挺起西安工业的脊梁。

陕汽、吉利、隆基、西北有色金属院等在各自领域颇负盛名的企业在这里聚集。主导产业蔚然成势、新兴产业风生水起、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呈现出了这片土地的厚重根基。

如今,西安经开区再启航,全面开启"四新战略"新征程,推动"产业新高地"战略,让"4+4+4"现代产业体系(四大支柱产业: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增材制造与再制造、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服务)优势凸显。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如何让厚重的工业乘着改革的东风,扶摇直上九万里?让我们走进西安经开区,感受这片工业重地转型发展的从容不迫与勃勃生机。

有一种改变源自基因

回顾经开的过去,才更明白今天经开人的信心。

经开区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这个从一开始便没有手握王牌,却坦然在借用的招待所里谋划未来的经开区,早已显示了她遇事的从容不迫。

如今,曾经的西安北郊荒地翻身成为大西安亿万级工业大走廊,西安经开的地位已然奠定。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对行业龙头来说,慢进即是退!

春日的阳光正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带来了一丝暖意。电脑屏幕上,油气耗量、驾驶人员状态、车速、倾倒抛洒等数据图表不断跳跃闪动:在网车辆超93万台,每天产生的车辆数据超过1.2T……庞大的数据诉说着外面世界热火朝天的作业场景,也见证着陕汽控股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天行健车联网服务系统。

"正是陕汽的行业地位给了我们深深的安全感、厚重感与责任感,增强了我们进军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如今我们基于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为物流企业、经销商、政府渣土车监管单位、零部件企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陕西天行健车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君介绍。

这些与行业龙头镌刻着相同DNA的新兴企业,顺应时代高速发展。

参与制定过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自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体系孕育而出,目前业务板块由单一的稀有金属材料检测衍生出计量检测、环境监测,除了服务于有色院体系,汉唐检测的外部用户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谈起快速发展的这几年,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红侃侃而谈:"检测属于枢纽环节,原材料、加工、产品等都需要进行检验检测,我们顺着西北院体系的产业链顺藤摸瓜,开拓了许多新的外部用户,为新材料产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西安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48亿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

是变化,也是坚守!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着力打造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到2025年,西安经开区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新兴产业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服务业年营业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特色制造业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有一种追求是"高精尖"

在凤城八路与未央路的十字路口,有一座张家堡转盘。如今车水马龙、井然有序,成为了西安北部迎来送往的名片。

如果说对城市形象的重新塑造是一种对品质的追求,那么西安经开区将这种品质追求还延伸到产业高质量发展中。

许多初次来访者往往会被经开区的藏龙卧虎所震惊。这里有着一批手握"金刚钻",肩负填补空白使命,以过硬的技术,在高精尖领域多点开花,让世界目光聚焦经开的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让"核酸检测"这个医学领域的专业名词"破圈",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武器,被广大民众所认知。天隆科技研发团队经过20余年科研攻关,突破了高端核酸检测仪器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建立了我国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设备体系,技术产品不仅替代进口,还出口至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三月的春风携着冬日的丝丝冷峻,但经开的街道上已绿意盎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复杂局势,经开的产业韧性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副总经理杜予晅说:"目前公司各项业务订单饱满,公司正在加紧扩产并在现有产能基础上不断挖潜满足客户订单需求。"瞄准国内紧缺产品领域,西部超导先后建成国内唯一的超导线材商用生产线和超导磁体生产线,代表国家为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项目研发并批量生产超导线材。

向着"高精尖"进发,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并成长为新的"链主",带着这份基因与追求,继续薪火相传、绵延致远。

"通过大中小融通发展,西部超导也辐射带动了本地的材料加工、装备制造领域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聚集效应显着。"杜予晅表示。

"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市示范区,我们提前布局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本地配套率,助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西安经开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余静表示,到2025年,西安经开区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培育年规上工业产值过千亿元企业1家、过500亿元企业2家、过百亿元企业10家。

有一种理念是共命运相融通

翻开西安经开的产业发展史,处处彰显着互通融合的理念。

在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不远处,有座特别的建筑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装修。

"通过数字建筑平台,我们西安大厦‘建了两遍’, 交付了两个‘建筑’,先虚拟建造,再实体建造。" 广联达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介绍道。从工程造价到深耕建筑业信息化,从生产服务业到跨越多个产业界限,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其投资的广联达数字建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作为建筑产业互联网的智慧建筑产品与大数据生产基地示范项目,成为西安最大的信息技术类企业及技术研发创新基地之一。

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了经开的独特个性。

这些产业,既作为生产性技术服务业,也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支撑着西安经开区其他产业盘旋上升,产业韧性不断增强,还在经开区重点聚集、大力发展,让产业不分界,成为了现代产业体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一切,都是经开有意为之。

余静表示,各产业互为支撑、协同融合,共同构成经开区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是经开区顺应时代发展、明确坐标方向、强化使命担当的重大举措。

以检验检测为例,以智巢创新空间为核心的经开区检验检测产业联盟已成为西安检验检测企业最集中的区域,聚集各类检验检测企业40余家,为生产、流通、进出口商品提供可靠的计量、测试检验等技术服务认证。

经开区产业融合之势已显。

下一步,西安经开区将通过构建资源统筹、信息共享、成果转化、供需交易的协同体系,形成技术互助、资源共享、利益联结的共同体。到2025年,服务业年营业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跃升,产业集聚、结构合理的"4+4+4"现代产业体系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②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21154460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

客户端推荐下载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