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问科技的已知与未知。
2021年4月27日,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在深圳举办「甲子引力X」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峰论坛。这是「甲子引力」首次南下。
整场论坛分为趋势篇和产业篇两部分。在上午的趋势篇,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与甲子光年智库院长谭莹分别做了题为《2021中国科技创新20个判断:大变局中,万物生长》、《2021中国科技投资报告》的主题报告;论坛上还发布了《全球企业碳中和指数》,并推出“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行动计划”。
下午的产业篇包含人工智能、未来出行、机器人和芯片四场圆桌讨论。20余位来自科技产业界、投资界的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观点碰撞。
科技领域专家学者、科技企业创始人、产业龙头企业高管、投资机构决策者及政策决策者等数百余嘉宾参加了论坛。
继2020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甲子引力」大会后,经历长达半年的讨论、打磨、升级,甲子光年核心团队也在论坛上首次公开亮相与演讲,以期在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大变局中,贴近产业变革的一线,成长为一家有资格引领趋势、赋能决策、推动融合、定义未来的第三方智库。
探究科技趋势,捕捉创新风口
2021是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开局之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重点工作。
论坛一开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滨,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分别作嘉宾致辞。
刘滨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对中国挑战巨大,但同时也在技术、发展模式、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带来机遇。她认为,只有科技创新才能真正达到碳中和,科技创新是解决碳中和的唯一出路。
刘科则从打造创新社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政产学研良性互动至关重要,真正把政产学研链接起来是企业家和科学家,而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和具有科学素养的企业家,这是当下创新创业要解决的问题。
随后,「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在开幕式上发表了《2021中国科技创新20个判断:大变局中,万物生长》的演讲。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
张一甲从疫情后经济的复苏谈起,并用“K型复苏”模型揭示了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不同的复苏路径。
在这样的现状下,有三个确定的问题:人口形势已改变、全球变暖不可小觑、能源结构必然走向绿色。同时又有四个不确定的未来:百年变局,中国能否沉着应对?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地位能否保住?贸易战还要多久?非常态化将成为常态,时代呼唤新的亚当·斯密。
随后,张一甲从科技的走势、产业的平衡、文明的挑战三个方面,对2021中国科技创新提出20个判断。
甲子光年智库院长谭莹在论坛上重磅发布了《2021中国科技投资报告》。该报告基于甲子智库对科技领域的长期深耕、积累与认识,从中微观层面,考察了当下四大产业(智能制造、云计算、机器人、半导体)目前的市场痛点、产业链竞争格局。报告通过SaaS公司经营评价模型、热词盘点图、技术投资气泡图以及细分赛道评估等模型,在中国科技投资和世界科技投资的整体对比中,剖析了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
甲子光年智库院长谭莹
此外,张一甲代表「甲子光年」发布《全球企业碳中和指数》,并与中碳国科共同发起“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行动计划”,呼吁及倡导科技企业一同加入碳中和行动。中碳国科捐赠「甲子光年」100棵位于陕西省秦岭山脉的白皮松7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奖励今年年底「甲子光年」企业科技指数中排名前100位的科技企业,中和掉企业在发展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与中碳国科创始人李思超启动“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行动计划”。
上午场,北高峰资本&坤湛科技创始人兼CEO闵万里、Fusion Fund创始人&管理合伙人张璐,以及亦来云联合创始人韩锋、火箭派创始人兼CEO程巍带来四场不同的主题演讲。
上午最后的“巅峰对话”环节,在张一甲的主持下,中关村龙门投资董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徐井宏与商汤科技副总裁、新兴创新事业群总裁柳钢,云歌人工智能CEO王欣,华为集团前融资部长王太文就“Who Are Leading The Path?”展开对话,探讨科技和幸福的最优解。
从左至右:张一甲、徐井宏、柳钢、王欣、王太文
四场圆桌讨论,追问产业未知
下午,「甲子引力X」热度持续上升,精彩继续。
在结束上半场的趋势篇后,下午的产业篇分为四场圆桌讨论——人工智能、未来出行、机器人和芯片。
在“人工智能,在突破中前行”的圆桌中,甲子光年投行事业部副总裁宫悦做主持,与SpeakIn创始人兼CEO陈昊亮、极视角科技联合创始人刘若水、码隆科技董事长兼CEO黄鼎隆、光鉴科技创始人兼CEO朱力、追一科技联合创始人&产品负责人汶林丁等嘉宾进行对话。
在讨论中,嘉宾认为,越来越多AI公司的盈利水平在提升,越来越多的场景浮现出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人工智能现在处于从微笑曲线的谷底往上爬的阶段。
从左至右:宫悦、陈昊亮、刘若水、黄鼎隆、汶丁林、朱力
在“未来出行怎么‘行’?”圆桌环节,第一电动网创始人兼CEO庞义成做为主持,与元戎启行合伙人、副总裁刘念邱,亿智电子车载产品线总经理齐能贵,凯联资本合伙人沈文春,宁德时代执行总裁朱威,速腾聚创合伙人兼研发副总裁篠原磊磊等嘉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自动驾驶的未来之路。
一个共同的观点是,2025年左右可能将实现L4级无人驾驶。在实现L4之前的很多阶段,传统车厂和造车新势力都有阶段性的机会,如果把握了,是很可观的。
从左至右:庞义成、刘念邱、齐能贵、沈文春、朱威、篠原磊磊
在“机器人也有春天”圆桌环节,珞石机器人CFO/合伙人唐圣添做为主持,与线性资本创始人兼CEO王淮,迦智科技CEO陈首先,思灵机器人创始人、CEO陈兆芃,斯坦德机器人CEO王永锟等嘉宾进行对话。
嘉宾们认为,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动摇,但未来十年、二十年,输出的不一定是产品,而是生产能力。这个生产能力的输出,就要靠自动化和智能化。做真正的智能制造系统,有巨大的蓝海市场。
从左至右:唐圣添、王淮、陈首先、陈兆芃、王永锟
在“回归初‘芯’”圆桌环节,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做为主持,与芯旺微电子副总裁丁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壁仞科技首席科学家梁晓峣,基业常青研究院院长、时代伯乐合伙人林全,正轩投资创始合伙人、副总经理王海全,芯华章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喆等嘉宾进行对话。
芯片行业的两大难点是人才和生态。除此之外,芯片行业不像互联网行业,靠烧钱一下子烧出来;也不是搞一个举国体制就能够迎头赶上,能轻轻松松弯道超车。在芯片行业如果想真正做出一点成绩,必须要有耐心和坚守。
从左至右:张焕麟、丁丁、梁晓峣、林全、王海全、王喆
甲子光年作为中国科技产业智库,为服务决策而生,帮助决策者掌握科技风向,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进程。
2021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时代背景下,「甲子引力X」将分别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三个角度深度追寻与链接技术、资本、产业与人才,向世界传递中国科技的声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②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21154460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
- 最新文章
- 图片新闻